gallery/kti

信誠(亞洲)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KTI (ASIA) BUILDING CONSULTANTS LIMITED

NEWS

青衣長康邨康美樓先後有2名確診新冠肺炎個案,政府指原因或與座廁排氣管被截斷而未有密封有關。工程師學會高級副會長源栢樑則指,只要排氣管被截斷,無論有無密封,亦會將污染物帶入住所。

源栢樑解釋指,正常情況下,排泄物從糞渠落下時會造成負氣壓,氣流會從排氣管流走,避免影響座廁的「虹吸式喉管(U型渠)」,而U型渠的儲水亦會阻隔氣體,避免污染物進入居所。

但如排氣管被切斷並被密封,會導致糞渠有排泄物落時,負氣壓無法經排氣喉疏導,轉而從座廁的U型渠抽水,令U型渠水量減少。當U型形水量不足,氣體就會從空隙湧上座廁,進入居所。

而如被切斷的排氣管未有完全密封,氣體會直接從排氣管湧出,如喉管有大部份封住,氣味或不明顯。

源栢樑估計,正常情況下根據建築物條例,承建商或建築工人會確保排氣管接駁妥當,是次事件或涉個別工人或承建商手工問題,而非樓宇設計問題。

經濟日報 2020/02/11  19:09

gallery/hkbd_logo.svg

青衣長康邨康美樓先後出現2宗同座向單位居民確診新型肺炎病例,懷疑與住戶曾經自行改裝排氣管有關。香港測量師學會強調,如有必要改動家中的排水系統,必須要在家居的鋅盆、地台去水和企缸等衞生洗滌設施接駁排污渠之間,保留隔氣口,否則會有回流風險。

學會表示,目前不合規格的改動包括將浴缸改裝成企缸時,沒有保留U型隔氣口。建築測量組前主席陳華偉測量師指,若住戶不肯定家中的企缸有否保留U型隔氣口,需由可靠技工檢查,如想短暫解決問題,可於洗澡後,使用矽膠蓋,蓋上企缸的去水位,以阻隔氣體滲入。

市民如向地台去水位注水後,很快聞到臭味,有機會未能成功隔氣,需向建築測量師尋求意見。劏房屬較高危類別,未必有相關裝置,加上劏房狹窄,空氣不流通較易傳播細菌,呼籲住戶詢問業主是否已為水渠妥善安裝隔氣彎管。

 

2020-02-12 HKT 18:31

青衣長康邨康美樓新增兩名確診患者,分別住不同樓層07單位,疑因廁所排氣管接駁糞渠未有密封而傳播病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房屋署初步調查顯示,一名患者的單位曾自行改裝排氣管。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謝志堅表示,不理解為何涉事單位會改動室內排氣管,又指非所有裝修師傅都具備相關專業知識,改裝可能帶來衛生風險。

謝志堅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住宅排污系統中多設有排氣管,其作用是平衡喉管內的氣壓,他說,不理解為何涉事單位會改動室內排氣管。他續指,不是所有裝修師傅都具備相關專業知識,改裝可能帶來衛生風險。

他又說,U型隔器內的水可隔絕排污喉管的細菌進入室內空間,不可忽視其重要性。他提醒市民,若家中有浴缸但不常用,或有其他較為隱蔽的去水位,要記得定期加水,避免U型隔器乾涸。

出席同一節目的資深執業建築師何文堯建議,市民在室內的去水位倒水,每日兩次,每次大約半公升水。他指,若排污系統出現滲漏,室內會有異味,要盡快找專業人士檢查,同時保持浴室有良好通風,並加強消毒清潔,防止細菌滋生。

 

頭條日報 2020-02-12 10:02

本港周一(10日)新增6宗新型肺炎個案,當中包括1名62歲居於青衣長康邨康美樓的女人,為康美樓第二宗確診個案。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亦到現場了解。

政府深夜舉行記者會,指確診新型肺炎的第42宗個案,與第12宗個案同住康美樓07號單位,兩個單位相隔大約10層。陳帆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是否疏散大廈居民,要等待衞生防護中心交代。

涉事單位糞渠與排氣管相連

衞生署調查發現,第二個確診個案的單位,其糞渠與排氣管相連,而排氣管沒有密封,不排除有潛在傳播風險,周一晚上把該大廈35層所有07單位的住客疏散至檢疫中心。專家強調,長康邨與2003年淘大花園情況不同。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出,第12宗個案,住在上層的患者較早發病,而居於下層、最新的個案較遲發病,兩個單位相隔約10層。袁國勇說,大廈同一座數的單位共用糞渠,而糞渠排氣管會駁入室內。調查下發現後來確診患者單位,其排氣管沒有密封,開抽氣時糞渠空氣可以走入室內,不排除病毒由此進入。「病毒的傳播途徑未完全清楚……會唔會可以經特別情況下,可以空氣傳染?」

U形渠設計不似當年淘大情況

協助檢視大廈的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則表示,單位的U形渠設計良好,只要日常有使用廚房的洗手盆,便不會乾涸。袁國勇亦說「完全唔似當年淘大的情況,設計沒有問題」。

康美樓樓下有一批穿着整套防護衣物的人員,到康美樓索取住戶資料,並上門進行登記。附近也有多部警車及一批警員戒備,警方用膠帶封鎖大樓附近範圍;也有救護車在等候。

康美樓一個樓層07號單位的住客包先生表示,收到家人通知要隔離,但未知到何處。

康美樓周一新增的62歲患者,與第12宗個案病人居住在同一座大廈。第12宗病人為75歲男子,早前在瑪嘉烈醫院留醫6日後,因被驗出對新冠病毒呈陽性反應,才承認曾返回內地。根據患者提供的資料,他去年12月30日至今年1月7日到訪順德,並在當地一間診所求醫,本月1月10日至14日曾訪澳門並即日來回。

 

信報 2020年2月11日

gallery/hkbd_logo.svg

強制驗窗計劃規定樓齡達1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不高於3層的住用樓宇除外)的業主,如接獲屋宇署送達法定通知,須委任一名合資格人士就樓宇的所有窗戶進行訂明檢驗,並負責監督檢驗後認為需要進行的訂明修葺工程。

如需進行訂明修葺,有關業主須委任一名註冊承建商,在一名合資格人士的監督下進行所需的訂明修葺。

gallery/hkbd_logo.svg

任何人如欲進行改動及加建工程,應先諮詢建築專業人士,並向建築事務監督遞交正式申請以取得批准及同意。

gallery/hkbd_logo.svg

根據強制驗樓計劃,樓齡達 3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不超過3層高的住用樓宇除外) 的業主,須在接獲屋宇署送達法定通知後,委任一名註冊檢驗人員就樓宇的公用部分、外牆及伸出物或招牌進行訂明檢驗並監督檢驗後認為需要進行的訂明修葺工程。

如須進行訂明修葺,有關業主須委任一名註冊承建商,在一名註冊檢驗人員監督下進行所須的訂明修葺。